-
山東惠通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聯系:肖經理
- 手機:18866110908
- 固話:0531-58775197
- 郵箱:wanbofl@126.com
- 網址:www.beijingbbs.cn
- 公司地址: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工業南路59號中鐵財智中心
防雷接地標準及相應的防雷措施
來源:發布時間:2022-07-06
我們都知道雷擊是對建筑物損壞的巨大威脅。因此,為做好建筑物(包括構筑物,下同)的防雷設計,應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防止或減少雷擊造成的人身傷亡。文物及財產損失,為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特制定本規范,為防雷接地標準規范。一、防雷接地標準規格不同的建筑物應根據其重要性、使用性質、雷擊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防雷要求分為三類。防雷建筑和第三類防雷建筑。第一類防雷建筑物:1、任何制造、使用或儲存大量炸藥、火藥、起爆藥、煙火材料等爆炸性物質的建筑物,都會因電火花而爆炸,造成巨大的破壞和人員傷亡。2、具有 0 區或 10 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筑物。3、具有 1 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筑物可能會因電火花而爆炸,造成巨大的破壞和人員傷亡。第二種反香樓: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建筑。2、國家級大廳、寫字樓、大型會展展覽館、大型火車站、國賓館、國家級檔案館、大城市重要給水泵房等特別重要建筑物。3、國家級計算中心、國際通信樞紐等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并配備大量電子設備的建筑物。4、制造、使用或儲存爆炸性物質的建筑物,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害。5、1 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筑物,電火花不太可能引起爆炸或造成巨大損壞和人身傷害。6、具有 2 區或 11 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筑物。7、工業設施中具有爆炸危險的露天鋼制封閉氣罐。8、部委、省級辦公大樓和其他重要或人口稠密的公共建筑,預計雷擊次數大于0.06 1a。9、預計雷擊次數大于0.3次/a-住宅樓、辦公樓等一般民用建筑。第三種防雷建筑物:1、省重點文物保護建筑和省檔案館。2、預計雷擊次數大于等于0.012/a,小于等于0.3。3、住宅、寫字樓和其他一般民用建筑。4、預期雷擊大于或等于0.06/a的一般工業建筑。5、根據雷擊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及后果,結合當地氣象、地形、地質及周邊環境等因素,確定21、22、23區的火災危險性為:需要避雷環境。6、在平均雷暴8級大于15d/a的地區,孤立煙囪、水塔等15m及以上高的高層建筑;在平均雷雨天數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區,高度為20m及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高層建筑。二、防雷接地標準防雷措施1、一般防雷接地措施①、各類防雷建筑物應采取措施,防止香火直擊和香電波侵入。②、4、5、6款規定的第一類防雷建筑物和第二類防雷建筑物仍應采取防雷措施。③對于裝有防雷裝置的建筑物,如果防雷裝置不能與建筑物內的其他設施和人員隔離,應采用等電位連接。2、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一類防雷建筑物應滿足以下防直擊雷要求①.應安裝獨立的避雷針或架空避雷線(網),使受保護的建筑物和突出屋頂的風帽、泄放管等物體都在F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架空香網的格子尺寸不宜大于5mx5m或6mx4m。②.排放管、呼吸閥、排氣管等排放爆炸性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噴嘴外的以下空間應在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3.2.1 判斷;無管帽時,應為噴嘴上方半徑5m的半球體。接閃器與閃電的接觸點應位于上述空間之外。帶帽噴嘴外、接閃器保護范圍內的空間分區表3.2.1③。散發爆炸性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擴散管、呼吸閥、排氣管等,當排放物未達到爆炸濃度時,長時間點燃燃燒,排放時點燃燃燒,當發生事故 對于排放達到爆炸濃度的通風管道和安全閥,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只能保護管帽,或者在沒有管帽的情況下只保護噴嘴。④.在獨立避雷針的桿塔、架空避雷線的末端和架空避雷網的每根支柱處至少設置一根引下線。用金屬制成或焊接或綁扎連接鋼網的塔、柱,宜用作引下線。⑤。獨立避雷針、架空香線(網)及其接地裝置的支柱與被保護建筑物及其相關管道、電纜等金屬物體的距離不小于3m:3、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①.對于第二類防雷建筑物,應使用防雷網(帶)或避雷針或由它們混合構成的接閃器。防雷網(帶)應按本規范附錄2的規定,沿墻角、屋脊、屋檐角等易被雷擊的部位敷設,整個屋面應形成不超過 10mx10m 或 12mx8m 的網格。所有避雷針都應該用避雷線相互連接。②.擴散管、風管、煙囪等從屋頂突出的物體應采取以下措施加以保護:③。排放非爆炸性危險氣體、蒸汽或粉塵的擴散管和煙囪,用于 1、11 和 2 區爆炸危險環境的自然通風管,以及排放危險爆炸性氣體、蒸汽或粉塵的阻火器。本規范第3條3.2.1規定的擴散管、呼吸閥、排氣管、管道、閥門和氣體排放管等,應滿足下列防雷要求:金屬物體可不裝接閃器,但應接屋頂防雷裝置:屋頂接閃器保護范圍以外的非金屬物體應安裝接閃器,并與屋頂防雷裝置相連。4、第三類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①.第三類防雷建筑物的防止直接雷擊的措施,應為建筑物上安裝的防雷網(帶)或避雷針,或兩者混合構成的接閃器。防雷網(帶)應按本規范附錄Ⅱ的規定,沿墻角、背墻、屋檐、屋檐角等易被雷擊的部位鋪設。并應在整個屋頂形成不超過20mx20m或24mxl6m的網格。②.對于平屋頂的建筑物,寬度不大于20m時,只能沿網片邊緣鋪設香帶。③。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0,但本規范第三類防雷建筑物第2條規定的建筑物不應大于102。其接地裝置應與電氣設備等接地裝置共用。防香接地裝置應接在接地金屬管上。不共用或不連接時,兩者在地面的距離不應小于2m。
- 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測試中,超聲波局部放電檢測能否替代傳統脈沖電流法實現帶電檢測?2025-07-23
- 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測試中,如何通過雙重絕緣設計防止感應電對試驗人員的傷害?2025-07-16
- 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測試報告是否需通過CMA/CNAS認證才能作為設備狀態評估依據?2025-07-09
- 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測試中,絕緣電阻測試的合格標準是否需同時滿足國標和行業規范?2025-07-02